免费注册·RSS源·手机版·广告服务·成功案例·服务介绍·投稿中心·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玉米:60102854QQ群:大豆:52200431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行业信息

  • 行业信息
  • 交易供应
  • 交易求购
  • 交易招商
  • 商情中心
  • 人才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分析>正文

【独家】腾仓尚未结束,小麦后市如何运行?

2025-09-11 09:13:14来源:粮信网作者:董力旗


最近小麦价格整体仍呈弱势,虽然每次产区小麦调价的幅度不大,但本周收购价格跌至1.21元/斤左右的制粉企业数量增多,而尽管托市继续公布新一批库点,但粉企、饲企压价收购的情况下,补库排队时间长的情况也较为突出,目前渠道库存普遍倒挂,不少贸易商对小麦后市的信心不足,或陆续选择腾仓转战新季玉米,因此现阶段小麦供应宽松。那么腾仓结束后,小麦价格能否企稳?托市在月底结束后,小麦价格又将是何走势?


玉米跌价 小麦承压

近期华北玉米价格跌跌不休,尽管目前正处青黄不接节点,但深加工企业对玉米收购却并不积极,很多时候山东等地玉米上量都处于相对偏低水平,但玉米价格仍是跌多涨少,而这也直接削弱了小麦的饲用性价比,特别是现阶段养殖、饲料行情不旺,最近小麦饲用替代规模较前期也有所降低,再考虑到后续新季玉米大量上市,小麦甚至可能暂时失去饲用提振。但小麦消费若完全回归制粉企业,那涨价或许会更加遥遥无期,毕竟面粉阶段性备货多已完成,最近很多粉企开机率都并不理想。


持续收购 托市支撑

距离托市结束还有三周左右的时间,因小麦价格仍有回调趋势,最近中储粮继续在五大产区追加收购库点,山东等地托市收储范围逐步扩大。而从收购数据来看,虽然低于往年托市规模,但今年整体收购量尚可。截至9月5日,河南省涉粮企业累计收购2025年新产小麦1954.8万吨,其中市场化收购1248.1万吨,托市收购706.7万吨;截至9月8日,安徽省涉粮企业累计收购新产小麦908.02万吨,市场化收购与托市收购分别为491.71万吨、285.97万吨。据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最新统计,截至8月31日,全国各类经营主体累计收购小麦已达9597万吨。目前市场预估9月底全国小麦托市收购量可能达1500万吨左右。


拍卖减量 心态偏弱

近期中储粮等各级储备投放明显减少,整体成交情况也很一般。如9月9日中储粮拍卖北京分公司小麦竞价销售结果:计划销售20、21、22年小麦3597吨,实际成交330吨,成交率9%,起拍均价2416元/吨,成交均价2416元/吨,溢价0元/吨;9月9日中储粮拍卖成都分公司小麦竞价销售结果:计划销售21年小麦2000吨,全部流拍,起拍均价2500元/吨。目前小麦仍处于收购旺季,因此政策性轮出减少也会正常,此外目前小麦市场心态较为脆弱,不少贸易商并没有长期持粮的计划,因此用粮企业短期观望情绪较强,多关注托市结束后的市场情况。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短期内小麦价格或震荡小幅趋弱运行,虽然托市持续收购,但目前玉米似乎仍有一定回落空间,因此小麦市场利空压力不减,不过受库存成本支撑,很多贸易商短期倒挂走货的意愿有限,此外随着后续国庆、中秋双节的到来,面粉市场的消费情况有望回暖,若粉企开机率回升,小麦价格有一定反弹可能。建议各位粮友若周边托市仍在收购,应抓住机会继续补库,同时关注当地面粉厂需求情况和新季玉米价格走势,灵活调整购销策略。


欲了解更多小麦行情数据以及未来走势,敬请持续关注粮油信息网的官方网站(http://www.chinagrain.cn)以及APP(http://www.chinagrain.cn/app)和微信平台(graininfo)或可致电0451-88001128咨询,成为粮油信息网的会员,享受更多特权。

特别声明

  1. 1.本文为自媒体、作者等金农网网络用户在金农网自媒体中心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金农网的观点或立场,金农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和存储空间。
  2. 2.凡本网注明“来源:粮信网-中国粮油信息网络平台”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粮信网-中国粮油信息网络平台,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粮信网-中国粮油信息网络平台”。违反上述条款,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站)”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4.本网所展示的信息由买卖双方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本网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5. 5.友情提醒:网上交易有风险,请买卖双方谨慎交易,本地最好是见面交易,异地交易请多学、多看、多问、多了解,网上骗术多种多样,谨防上当受骗!
  6. 6.本网刊载之所有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7. 7.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地址不清稿酬未付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编辑部电话:0451-88003358 电子信箱:info@chinagrain.cn(系统自动保留7天)
粮油交易
热文TOP10
×
中国粮油信息网手机APP 广告
【独家】腾仓尚未结束,小麦后市如何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