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国内油脂行情期价先涨后跌,其中豆油主力合约2601跌破8300点支撑后反弹。同时棕榈油期价也跟随大幅下挫,周五收盘收于 9300点下方。菜籽油同样呈稳中下行趋势,多头纷纷离场,氛围偏空。整体来看油脂在季节性旺季之时,反倒调头下跌,那么下周油脂行情走势如何呢?
豆油现货市场参考价,截至8月29日午间,国内沿海主要厂商一级豆油现货平均报价8565元/吨,其中大连地区约8450元/吨。天津地区约8500元/吨、青岛地区约8490元/吨、张家港地区约8590元/吨、东莞地区约8680元/吨、防城港地区约8570元/吨左右。
美豆仍面临丰产压力
本周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大豆多以下跌为主,主因是丰产预期以及出口受阻。周一美国农业部作物进展周报显示,截至周日(8月24日),美国大豆结荚率为89%,上周82%,去年同期88%,历史均值89%。大豆优良率为69%,一周前68%,去年同期67%,为2020年以来同期最高值。虽然周四周度销售报告高于前一周且超出预期,但仍存销售压力,毕竟最大买家之一中国尚未采购美豆。当前市场焦点均关注在中美谈判上,根据最新消息显示,当地时间8月27日-29日,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李成钢访问美国,与美国财政部、商务部和贸易代表办公室相关官员举行会谈。双方围绕落实中美两国元首通话共识,就中美经贸关系、落实中美经贸会谈共识等问题进行了交流沟通,后续关注具体细节披露,给予市场指引。
棕榈油期价大幅走跌
本周马来西亚棕榈油期货基准合约以下跌为主,跌幅为3.36%,但月线仍以上涨。棕榈油期价下跌主因为竞争性植物油价格走弱。本周五原油下跌,因为市场预期全球最大石油消费国美国的需求将因夏季需求旺季结束而下降,而俄罗斯供应的不确定性也影响了油价。原油期货走弱,削弱了棕榈油作为生物柴油原料的吸引力。不过产地马来西亚棕榈油出口较好,船运调查机构称,马来西亚8月1-25日棕榈油出口环比增长10.9%至16.4%。进入9月,印度食用油进口加税可能在中旬之前落地、排灯节备货逐渐结束、印尼继续提高出口税,中短期价格走强驱动减弱。但11月开始,产地将进入季节性减产季,后期仍有利多题材。
油脂基差相对坚挺
本周国内油脂期价先涨后跌,基差方面略有抬头。豆油方面,目前工厂仍保持着周度200万吨的压榨量,豆油库存充足,维持在110万吨上方 ,各地基差继续走高,各地陆续启动备货,但整体不及上周。截至本周五,华北地区贸易商一豆基差01+140~150,上涨20~30、山东地区工厂一豆01+150~190基差上涨50、华东地区主流01+250,基差坚挺、华南地区主流在01+140~330左右,广东提货仍需排队。棕榈油方面,本周棕榈油基差平稳,但期价跌幅较大,局部地区基差略有抬头。9月份船期采购较少,中后期基差仍有走高的动力。华北地区贸易商24度棕油01+120。华东地区基差在01+20、华南24度基差多在01-30~60。菜油方面,目前库存依旧充足,周内消息较多,澳大利亚总理表示,中国取消了与其贸易壁垒,因此菜籽油大幅回调。但周四、周五两日期价震荡整理,关注澳籽到港后市场变化。川渝地区三级菜油基差为01+350~400左右,基差上涨幅度20,华东地区三级菜油01+160,基差上涨40、华南广西地区三级菜油现货01+30~160广东地区基差上涨较多,基差上涨40、一级菜籽油基差在01+260。
油脂后市展望
综上所述,外围方面9月重点关注美国农业部USDA月度报告以及马来西亚棕榈局公布的8月供需报告。国内方面,现货基本面缺乏利多支撑,关注下周中储粮能否继续投放储备大豆,本周成交率达到63%以上,成交均价在3853元/吨。9-11月份大豆到港依旧充足,即便迎来季节性消费旺季,但今年整体市场需求不景气,下游多随用随采,市场购销略显清淡。因此建议当前可随用随采,待行情趋稳再补充库存。欲了解更多油脂行情数据以及未来走势,敬请持续关注粮油信息网的官方网站(http://www.chinagrain.cn)以及APP(http://www.chinagrain.cn/app)和微信平台(graininfo)或可致电0451-88001128咨询,成为粮油信息网的会员,享受更多特权。
特别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