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哥华11月4日消息:周二洲际交易所(ICE)的期棉下跌,基准合约收低0.73%,结束了连续三日上涨的走势,主要因为美元走强,原油市场下跌。
截至收盘,
棉花期货下跌0.31美分到0.48美分不等,其中2025年12月期棉收低0.48美分,报65.20美分/磅;3月期棉收低0.46美分,报收66.42美分/磅;5月期棉收低0.45美分,报收67.57美分/磅。
成交最活跃的12月期棉的交易区间为65.10美分到65.75美分。
分析师指出,本轮下跌主要源于“谷物与油价市场的整体性回调”,投资者在近期涨势后普遍选择获利了结,期棉也随之回落。
周二,芝加哥
大豆期货价格从前一交易日创下的16个月高点回落,因市场等待中国落实中美贸易协议中有关采购美国农产品的具体行动。白宫此前公布的协议内容显示,中国承诺在2025年底前购买至少1200万吨美国
大豆,并在未来三年维持每年2500万吨的采购规模,同时美方将削减部分关税。这一贸易缓和消息支持期棉在过去几个交易日里持续走高,但是美元升值与能源市场疲软削弱了买盘信心。
周二美元上涨0.3%,触及三个月新高,使美元计价的
棉花对非美元买家更为昂贵。
国际油价下跌,也令
棉花竞争对手涤纶更具竞争力,从而削弱了
棉花的相对吸引力与需求。分析师指出,油价疲软使得下游纺织企业转向人造纤维,从而间接打压棉价。
基本面方面,尽管政府仍然停摆,美国农业部计划11月发布一系列关键农业报告,包括原定10月公布但因政府停摆而延迟的月度供需报告。市场普遍关注这将对美棉出口与库存预期带来何种修正。
今年迄今期棉下跌6.46%,这将是连续第四年下跌。之前三年分别下跌13.8%,2.84%和25%。
周二, 3月期棉成交量为25,015手,上一交易日为36,803手;空盘量为136,025手,上一交易日为138,760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