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后,国内新季大米上市量将继续增加,从已上市的大米销售情况来看,整体走货量非常少,与往年米企预期的加工量相差甚远。9月已进入下旬,按理来讲大米即将进入旺季,但笔者认为,随着新米上市量的增加,米价或毫无反弹之力,并或还有进一步下探的空间,具体原因如下,仅供参考!
粳米降价促销
东北产区中黑龙江新季稻谷上市量较多,但能大量加工的米企却很少,主要原因在于新米需求相对疲软,截至目前仍与陈米间存在较大的价差,以长粒香大米为例,当前工厂出厂价格仍不低于2.1元/斤,因此与陈米间之少有0.1-0.2元/斤的价差。并且米企表示,近段时间以来,主产区天气不佳,所收购的稻谷均需要烘干后再加工,这样一来无形中增加加工成本,因此加工量自然是少。圆粒水稻方面,米企仍是以大力去库存为主要目的,随着新粮上市时间越来越近,米企降价促销为主,20产圆粒大米出厂报价再次下调0.02元/斤,主流出厂报价已跌破1.8元/斤,并且根据新作上市的情况,农户对当前新作稻谷价格不认可,而米企今年入市收购的时间也将有所延迟,至少要在国庆节后才会有采购计划,市场近段时间仍是缺乏支撑,稻价处于易跌难涨的行情,米价自然而然的相对偏低。从需求端来讲,今年两节市场需求持续疲软的,部分米企直呼今年走量太差了,旺季不旺的特征十分明显。北方降价促销,而相对于江苏、山东市场亦是如此,米企有库存消耗,北方产区大米现货价差不大,也间接的争夺了部分北方米企的市场,总的来讲,直至月底,市场仍是缺乏利好支撑使得大米有反弹的机会。
籼米一落再落
国内新季中晚籼米已上市一段时间,但其价格也随着上市量的增多而出现跌跌不休的模式。当前已进入9月中下旬,受原粮价格趋于稳定,其米价也有望止跌趋稳。一方面,主产区各地粮库仍在持续收购中,并且主流价格在1.32-1.35元/斤,仍高于国家托市价运行。另一方面,如今中晚籼米价格与粳米间价差非常小,也有利于中晚籼米的销售。随着中晚籼米的大量上市,其质量也相对稳定,各地气温也在缓慢下降,利于经销商的存贮,因此未来一段时间内米价继续走低的可能不大,建议米企除了保证去库存外仍以销产为佳。
糯米上涨不易
当前国内新季糯米上市量增多,但销售仍不尽人意。各平台也纷纷发表观点未来糯米市场供应仍是只增不减的态势。虽然今年糯稻价低农户惜售,购销略显僵持,但面临着早晚都需要出售以及后期还要面临还款压力,索性不如未在行情大落之时及时锁定利润为佳。东北已加工糯米的米企表示,由于新糯稻需要烘干,加工利润微薄,长期烘干不划算,并且对后市仍是看空。随着新季糯米的上市,陈糯米报价也是相当的混乱,圆粒型糯米主流价格不超过1.95元/斤。当前进口与国产价差仍不大,经销商仍有可选择的余地,未来糯米价格上涨之路仍是很漫长。
综上所述,短期内国内大米现货将持续维持在低位震荡整理,市场需求好转的迹象仍不是很明显,米企开机率很难有大幅提升,原粮与大米购销两不旺。另外中国海关数据显示,1-8月我国粮食进口量11453.6万吨,去年同期进口8496.7万吨,同比增长34.8%,超过了2019年全年粮食进口量。其中稻米已进口稻米进口320万吨,同比增加111%,市场短期内还将是供大于求的状态,今年年底或将有很多的小型米企惨遭淘汰。欲了解更多稻米行情数据以及未来走势,敬请持续关注中国粮油信息网的官方网站(http://www.chinagrain.cn)以及APP(http://www.chinagrain.cn/app)和微信平台(graininfo)或可致电0451-88001128咨询,成为中国粮油信息网的会员,享受更多特权。(中国粮油信息网 尹秀颖)
特别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