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国内油脂波动幅度较大,整体呈先跌后反弹态势。市场主要围绕阿根廷免征以及恢复关税而动。棕榈油以及菜籽油相对坚挺,其中菜籽油期价再次站上10000元大关。眼下国庆、中秋双节备货工作已渐入尾声,叠加本周我国从阿根廷买入低价大豆,这样一来至少本年底前国内豆油或将持续保持高压榨、高库存的状态,因此接下来油脂行情或缺乏涨价动力。
豆油现货市场参考价,截至9月26日午间,国内沿海主要厂商一级豆油现货平均报价8450元/吨,其中大连地区约8400元/吨。天津地区约8400元/吨、青岛地区约8420元/吨、张家港地区约8450元/吨、东莞地区约8530元/吨、防城港地区约8380元/吨左右。
周内美豆期价创新低
本周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大豆延续下跌,周内跌幅为1.15%。周初阿根廷暂停征收谷物出口税后,美豆曾一度跌至六周新低。主要是中国作为大豆最大买家之一,从阿根廷供采购约40船大豆,船期为11月和12月。由于中美贸易战中针锋相对的关税措施,中国至今尚未采购美豆,美豆顺势承压,即便仅仅两日后,阿根廷快速达到目标,恢复关税,美豆反弹,但出口不畅,抑制反弹高度。随着收割的推进,中美贸易关系僵持,美豆或延续低位震荡徘徊。
棕榈油期价弱势运行
本周马来西亚棕榈油期货基准合约延续走跌,跌幅为0.66%,已是连续三周收跌。虽然棕榈油期价走跌,但中长期市场仍看好棕榈油行情。一方面,根据出口数据来看,9月1日至20日马来西亚棕榈油产品出口环比增长8.3%至8.7%。另一方面,马来西亚棕榈油协会(MPOA)的数据显示,2025年9月1-20日,马来西亚棕榈油产量较8月份同期减少4.26%。其中马来西亚半岛产量环比减少8.23%,沙巴产量增长0.73%,沙捞越产量增长7.63%,进入11月份后产地步入减产周期,利多行情。另外作为棕榈油最大买家之一,印度对棕榈油需求继续增加。印度棕榈油进口量在新营销年度(自11月1日起)预计将大幅增长13.4%,至930万吨,而豆油进口量则可能降至500万吨。同时棕榈油出口大国印尼,则因生物柴油消费增长而供应收紧,助涨马来西亚棕榈油走高。
国内油脂基差上涨
因周内前两日油脂跌幅明显,各地基差纷纷上调,但相对于盘面跌幅,基差上涨显得力不从心。豆油方面,周内豆油守住了8000点支撑,上下波动幅度超过300点,各地基差稳中上涨,市场逢低补货,成交较好。截至本周五,华北地区贸易商一豆基差01+200基差上涨50、山东地区工厂一豆01+220上涨60、华东地区主流01+250,基差坚挺、华南地区主流在01+180~330左右,稳定。棕榈油方面,本周棕榈油主力合约先跌后涨,基差方面先由波动,本周成交量好于上周,适逢低位补货。华北地区贸易商24度棕油01+100~120,稳定。华东地区基差在01+30~70,基差小幅上涨、华南24度基差多在01-80~110不等,基差稳定。菜油方面,目前菜籽四季度到港量少,厂商挺价心理较强,市场成交多为地方补库使用,商业成交较少,仍以刚需为主,毕竟性价比不高。川渝地区三级菜油基差为01+550~600左右,基差坚挺,华东地区三级菜油01+270,基差上涨30、华南广西地区三级菜油现货01+200~400、广东一级菜籽油基差在01+500,与上周相比均有不同程度上涨。
油脂后市展望
综上所述,外围美豆新作正值收割期,因中方尚未从美国采购新季大豆,因此美豆销售压力显现。中国商务部发言人周四被问及中国是否购买美国大豆时表示,美国应取消对中国征收的不合理关税,为扩大双边贸易创造条件,当前应密切关注中美贸易关系进展,政策变化将扰动油脂行情。从市场猜测来看,中美大豆贸易达成的概率或较大。国内方面,今年国庆、中秋双节备货不及预期,市场购销相对清淡。节后虽有补货需求,但高库存背景下,价格上涨或依然乏力。因此多空交织背景下,建议随用随买,安全库存即可。欲了解更多油脂行情数据以及未来走势,敬请持续关注粮油信息网的官方网站(http://www.chinagrain.cn)以及APP(http://www.chinagrain.cn/app)和微信平台(graininfo)或可致电0451-88001128咨询,成为粮油信息网的会员,享受更多特权。
特别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