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RSS源·手机版·广告服务·成功案例·服务介绍·投稿中心·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玉米:60102854QQ群:大豆:52200431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行业信息

  • 行业信息
  • 交易供应
  • 交易求购
  • 交易招商
  • 商情中心
  • 人才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分析>正文

【独家】新季稻米供应增量,涨价短期略显无望

2025-09-20 11:02:30来源:粮信网作者:吴文超


随着新稻上市量逐步增加,国内市场呈现供应宽松格局,稻米价格整体偏弱运行。东北地区新季粳稻供应量明显增加。黑龙江新季稻价格逐步走低,新季绥粳18稻谷烘干出库参考价1.55-1.58元/斤。新季中科发五稻谷烘干粮1.70元/斤,出米率55%以上,五常当地稻花香新季潮粮收购价1.80-2.00元/斤,水分25%略低。黑龙江东部新季圆粒稻谷也开始陆续上市,潮粮收购参考价1.00-1.10元/斤,水分22%左右,烘干粮出库参考价1.35-1.36元/斤,出米率70%左右。其中绥粳18稻米价格与上市初期的价格有明显的下滑。

 

而大米整体售价也表现相对疲软:黑龙江哈尔滨地区新季绥粳18大米出厂参考价2.20-2.30元/斤,价格较前期有所下行。黑龙江东部24年圆粒大米出厂参考价1.90元/斤,新季米也开始供应市场,价格与陈米价格相近。新季中科发五出厂报价2.70-2.75元/斤,吉林地区超级米出厂2.15-2.20元/斤,辽宁地区盐丰大米出厂参考价1.88-1.90元/斤,走货一般。

 

造成当前粳稻米价格疲软的主要原因是:供应宽松,需求分散。新季稻谷上市量增加成为当前市场主导因素。国内早籼稻收获结束,收购量充足,叠加最低收购价稻谷拍卖与储备轮换有序推进,市场货源充沛。需求端表现分化,口粮消费受膳食多元化影响增长乏力,终端订单有限,加工企业备货谨慎、开机率低迷。虽然学校开学和中秋国庆“双节”临近,大米走货有所加快,但提振效果不如上年同期。基于“买涨不买跌”的心理预期,近期市场需求释放相对谨慎,因烘干粮成本相对偏高,贸易商以及米业要么围绕陈粮操作,要么等待新季自然干粮上市。而另一方面,从各地青粒早于往年上市既可以看出,今年东北地区稻谷长势较好,黑龙江多地原粮贸易商表示今年当地稻谷产量或高于去年同期,而在供应过剩的背景之下,稻谷的丰产也预示着后期供应压力将会进一步加大,价格方面存在一定被打压的风险,如不急于采购原粮加工生产,也可等后期的自然干粮进行采购储备。所以当前新季烘干粮主要执行的就是快进快出,所以价格方面就逐步下行。

 

综上,预计稻谷价格或有趋弱可能。各地新季稻谷供应逐渐增量,东北地区前期基于烘干成本偏高,售价相对较高,但近期水分快速降低,叠加供应增量,价格偏弱运行为主。后期自然干粮供应较大,价格或有承压,不过当前稻谷价格与最低托市收购保护价相差不多,即便后期价格下滑,但预计幅度应将有限。而大米方面基于成本支撑减弱,价格或有下探。欲了解更多稻米行情数据以及未来走势,敬请持续关注粮油信息网的官方网http://www.chinagrain.cn)以及APP(http://www.chinagrain.cn/app)和微信平台(graininfo)或可致电0451-88001128咨询,成为粮油信息网的会员,享受更多特权。

特别声明

  1. 1.本文为自媒体、作者等金农网网络用户在金农网自媒体中心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金农网的观点或立场,金农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和存储空间。
  2. 2.凡本网注明“来源:粮信网-中国粮油信息网络平台”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粮信网-中国粮油信息网络平台,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粮信网-中国粮油信息网络平台”。违反上述条款,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站)”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4.本网所展示的信息由买卖双方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本网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5. 5.友情提醒:网上交易有风险,请买卖双方谨慎交易,本地最好是见面交易,异地交易请多学、多看、多问、多了解,网上骗术多种多样,谨防上当受骗!
  6. 6.本网刊载之所有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7. 7.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地址不清稿酬未付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编辑部电话:0451-88003358 电子信箱:info@chinagrain.cn(系统自动保留7天)
粮油交易
热文TOP10
×
中国粮油信息网手机APP 广告
【独家】新季稻米供应增量,涨价短期略显无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