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5月7日消息:印度食品部部长桑吉夫·乔普拉(Sanjeev Chopra)近日表示,印度2025/26财年
小麦收购有望三年来首次实现约定目标3120万吨。
印度本财年的
小麦收购始于4月份,6月份结束。迄今已收购2563万吨,同比增长24%。这一进展归因于创纪录的产量预期(2024/25年度
小麦产量估计为创纪录的1.153亿吨,同比增长2%)、播种面积增至3200万公顷,以及及时足额支付最低支持价格(MSP)。
在五大主产邦中,旁遮普、哈里亚纳邦与中央邦贡献最大,分别收购1038万吨、656万吨与670万吨。拉贾斯坦与北方邦则分别收购114万吨与75万吨。全国共计210万农户收到了MSP
小麦款项,总金额达6215.5亿卢比,且支付效率显著提升,多数在24–48小时内到账。乔普拉表示,各邦执行进展理想,本财年实现甚至超额完成目标的可能性较高。
回顾过去,印度政府的
小麦收购曾在2021/22年度创下4330万吨高点,但随后三年采购持续低迷,2022/23年度因减产仅收购1880万吨,为近年最低。今年
小麦产量回升,加上政策协调,正推动收购步伐强势反弹。印度食品部预计,本季总采购量将明显超过去年度(2660万吨)水平。
除国内采购进展外,印度政府还推出六项全新出口编码,以区分地理标志(GI)与高端稻米品种,如巴斯马蒂米与蒸谷米,从而保护其出口不受碎米或白米出口禁令的波及。尽管如此,食品部仍表示,暂不考虑解除2022年起实施的
小麦出口禁令。
整体来看,印度
小麦市场在产量回升、采购机制完善与政策创新下,正逐步恢复稳定。此次成功达标将有助于确保中央粮库储备安全,也为印度未来粮食安全和出口竞争力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