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7月28日消息:尽管孟加拉国本季大米丰收,且在刚刚结束的2024/25财年进口数量巨大,但该国大米价格同比上涨高达16%。大米价格的突然飙升引发了消费者和分析师的极大担忧,使人们对市场可靠性产生了怀疑。孟加拉国贸易公司(TCB)称,与去年相比,优质大米价格上涨了15.94%,中等质量大米价格上涨16.07%,糙米价格上涨了10.58%。在过去两个月,物价稳步攀升。据孟加拉计划委员会经济综合司(GED)发布的《2025年7月经济更新报告》显示,大米对6月份整体食品通胀的贡献率已从5月份的40%上升至50%。虽然孟加拉国Boro稻米丰收,进口数量庞大,但是消费者尚未感受到大米供应过剩的影响。分析人士将这种脱节归咎于供应链扭曲以及大米贸易商和大米加工厂经营者的战略性囤积。农业经济学家贾汉吉尔·阿拉姆·卡博士指出,农民不再拥有稻米;现在大部分稻米都掌握在加工厂主和贸易商手中。他们猜测,如果市场价格上涨,他们就能获利。因此,他们囤积大米,然后缓慢投放。他警告说,政府有限的储备正在阻碍其稳定市场的能力。他补充道,目前,政府储备的稻米和大米总量约为140万吨。相比之下,贸易商持有超过1000万吨。这就是他们操纵市场的原因。
GED将大米价格飙升归因于多种因素,包括
化肥、
种子、灌溉、劳动力等投入成本上涨,收获后的稻米损失率高达26%,以及运输费用。这些压力加上投机性交易,造成了市场动荡。尽管政府努力干预,但大米价格仍然居高不下。批评人士认为,监管力度不足,如果没有更果断的干预,贸易商将继续主导定价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