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RSS源·手机版·广告服务·成功案例·服务介绍·投稿中心·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玉米:60102854QQ群:大豆:52200431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行业信息

  • 行业信息
  • 交易供应
  • 交易求购
  • 交易招商
  • 商情中心
  • 人才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分析>正文

【独家】层层叠加,豆市还有机会吗?

2025-07-29 08:10:25来源:粮信网作者:沛柔


7月中旬以来,湖北新季早熟豆的陆续上市,作为湖北独有的“六月爆”品种大豆,因其产量少、蛋白高,往年大豆价格多是高开高走,上市较早的湖北白螺镇新季早熟豆虽有3.3-3.5元/斤的高价成交,但随着上市量增多,新豆价格明显下滑,仍面临走货困难的境地,形成这种局面主要受下游市场需求清淡以及低价豆持续流入市场的影响。

“牵一发而动全身”

虽然湖北早熟豆每年上市总量不大,但紧随其后的是湖北新季中晚熟豆,然后江苏、安徽、河南等沿淮一带新季中黄大豆,最后北延至东北产新季大豆逐步上市。若湖北早熟豆滞销状态延续,豆价必然逐步走低,对整个国内市场而言,不仅是湖北早熟豆价格下跌,而是后期与湖北中晚熟豆大量上市撞车,对国内大豆市场带来的影响。湖北新季大豆上市时水份含量普遍偏高,约在15-17%之间,而每年7-9月又是当地气温最高的时候,大量新豆入库储存,很容造成大豆变质发红现象,面对如此大的存储压力,贸易商自然不会承担过多风险,往往多以随收随销为主。2024年也是基于这个原因,湖北中晚熟豆大量上市,贸易商集中出售不留库存,掀起一阵砸价风潮,不仅使得当年压货囤货的安徽、河南贸易商损失巨大,一度使得东北大豆出关困难。虽然湖北大豆种植面积不多,但安徽、河南种植面积较24年增加较多,目前产区整体天气状况良好,后期沿淮一带新季大豆集中上市,受湖北中晚熟大豆集中出售带动,豆价很有可能持续走低,造成丰产不丰收的局面。

东北偏“难”

后期沿淮产区新豆上市价格一旦再跌,对于东北产区大豆而言,除了下游市场少量的刚性需求外,东北大豆市场优势全无,东北商品豆蛋白含量在38%左右,沿淮一带大豆蛋白含量42左右,而且天然的运距成本也使得下游需求方望而却步,除非豆价低至2.05元/斤以下,否则难以让下游经销商、用粮方所接受,然而2.05元/斤以下的豆价不仅贸易商难以接受,直接利益相关的种植者也不会接受,并且东北大豆失去的不只是商品市场,每年用量较大的山东蛋白加工厂也会因运距、蛋白优势而采购沿淮一带优质大豆。可以预期,东北产区新豆上市或将面临低迷的局面。届时,沿淮一带大豆消耗进度、价格波动将成为市场关注重点,等其总量不断减少、价格逐渐抬头,或许才迎来东北大豆的出货时机。后期国家战略性大豆收储收购将会是大概率事件,而国储收购多少量、以什么价格收也是东北产区贸易商需关注的重点。

综上所述,由于今年大豆种植面积有所增加,后期各个产区新季大豆陆续上市,豆价低开低走造成上述局面可能性非常大,当然对后期国内市场的把握,具体还要关注东北、沿淮一带新豆上市时的天气状况。而在沿淮一带大豆面积不断增加,形成种植面积与产量的双料增加,那么每年阻碍东北新季大豆南下将成为常态,这样一来国内大豆市场或将成为新的格局,即沿淮一带高蛋白大豆主要供应商品市场使用,而东北大豆后期主要供应东北以及部分南方加工厂使用,一旦这种格局形成,东北或将舍弃一部分塔选外形好商品豆,专注高油、蛋白工厂用豆,另外发展一部分高精端的有机食用大豆来应对商品市场的刚性需求,后续多观望政策面新消息。 

欲了解更多大豆行情数据以及未来走势,敬请持续关注粮油信息网的官方网(http://www.chinagrain.cn)以及APP(http://www.chinagrain.cn/app)和微信平台(graininfo)或可致电0451-88001128咨询,成为粮油信息网的会员,享受更多特权。 

 

特别声明

  1. 1.本文为自媒体、作者等金农网网络用户在金农网自媒体中心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金农网的观点或立场,金农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和存储空间。
  2. 2.凡本网注明“来源:粮信网-中国粮油信息网络平台”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粮信网-中国粮油信息网络平台,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粮信网-中国粮油信息网络平台”。违反上述条款,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站)”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4.本网所展示的信息由买卖双方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本网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5. 5.友情提醒:网上交易有风险,请买卖双方谨慎交易,本地最好是见面交易,异地交易请多学、多看、多问、多了解,网上骗术多种多样,谨防上当受骗!
  6. 6.本网刊载之所有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7. 7.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地址不清稿酬未付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编辑部电话:0451-88003358 电子信箱:info@chinagrain.cn(系统自动保留7天)
粮油交易
热文TOP10
×
中国粮油信息网手机APP 广告
【独家】层层叠加,豆市还有机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