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5月12日消息:在美国农业部周一发布供需报告之前,基金可能已经在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
玉米期市多翻空。
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的持仓报告显示,截至5月6日当周,投机基金大幅削减芝加哥
玉米期货和期权的净多单持仓,从一周前的71,329手降至13,893手。这是六个月来最低值,远低于年内超过36万手的净多单峰值。在此期间,成交最活跃的芝加哥7月
玉米期货下跌3.1%,随后在上周三至周五期间又下跌1.3%。从每日基金交易的情况估算,目前基金可能已经持有
玉米期货净空头。周一美国农业部将发布月度供需报告,分析师们预计这份报告将显示2025/26年度美国
玉米期末库存接近20亿蒲,同比增长40%,因为
玉米种植面积大幅增加。
小麦
截至5月6日当周,投机基金削减了在CBOT
小麦期货和期权的净空单,但是113,734手的净空单在一年中的任何时候都处于极度看跌的水平。
上周五,CBOT主力
小麦期货收于2020年8月以来的最低价。俄罗斯
小麦一直主导着出口市场,抑制了全球价格。虽然今年主要出口国俄罗斯及乌克兰可能不会迎来
小麦丰收,但是主要进口国中国的进口规模全面萎缩,有助于缓解对供应面的担忧。
但是近来中国
小麦产区出现极端高温,可能促成中国近期从澳大利亚和加拿大采购数十万吨
小麦。分析师预计2025/26年度全球
小麦库存与2024/25年度基本持平。
上周,投机基金进一步扩大在KCBT
小麦期货和期权上的创纪录看空押注,并且继续维持对MGE
小麦期市的极度看跌立场。
大豆
截至5月6日当周,投机基金削减了CBOT
大豆期货和期权的多头净持仓,从前一周的38,202手降至21,870手。由于上周三到周五期间,芝加哥主力
大豆期货上涨了1%,所以本周初基金很可能保持对
大豆的看涨立场。
分析师预计2025/26年度美国
大豆供应量将与2024/25年度相似。但全球库存预计将增加,尤其是巴西可能连续第19年扩大种植面积。
中国作为最大的
大豆进口国,下一年度的进口需求依然未知,尤其是经济增长放缓的背景下。中国
大豆消费停滞加上巴西丰收,可能会使中国
大豆进口商更能扛得住贸易战的冲击。
豆粕和
豆油
截至5月6日当周,基金将CBOT
豆粕期货和期权的空头净持仓推至新的历史高点,达到103,457手,其中空单部位仍创下历史纪录。
同时,基金也削减了CBOT
豆油期货和期权的多头净持仓,从前一周的63,387手降至56,738手,从而结束此前连续五周净买入趋势,此前的净买入受到美国
豆油出口需求强劲的支撑。早在2月份,美国农业部在年度展望论坛上初步发布的2025/26年度预测就显示,随着加工能力持续扩张,美国
豆粕出口将保持创纪录的步伐,而
豆油出口预计也将与本年度一样保持强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