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5月20日消息:阿根廷农业心脏地带近日遭遇罕见暴雨侵袭,引发大面积洪涝灾害,对
大豆和
玉米的收割工作造成严重干扰。多位农民警告称,洪水将进一步推迟收割时间,甚至可能造成实质性减产,引发全球市场关注。
在布宜诺斯艾利斯西北部的圣安东尼奥德阿雷科,当地农民马丁?维万科向媒体形容,放眼望去,到处都是水,一些低洼农田已经完全被淹,收割几乎不可能进行。
阿根廷作为全球最大
豆粕和
豆油出口国,以及第三大
玉米出口国,其产量波动对国际农产品市场有重要影响。
气象专家海因茨介绍,5月降雨量为历史平均的三到四倍,其中上周四至周六的强降雨最为严重,部分地区降水高达400毫米(约15.75英寸),相当于几个月的降雨总和。这一极端天气使得本已潮湿的田地雪上加霜。即使在正常年份,仅150毫米的降雨都可能造成局部洪水,而本轮降水则完全突破极限。
布宜诺斯艾利斯北部的农业区萨尔托也遭重创,农民埃斯特班?普拉齐巴特称,当地有17.1万公顷土地被水淹没,洪水水位一度达到330毫米。他指出,即便将装满
大豆的筒仓袋放在高地,也难逃洪水侵袭,同时家禽和养猪设施亦遭受损失。
收割延误不仅带来人力与设备调度困难,更加剧作物患病和豆荚开裂的风险,直接影响产量与品质。尽管
玉米对积水的耐受性较大,但当田间水深超过一米时,也极可能损害其生长发育,导致单产下降。
农民协会CARBAP通过社交媒体发布了大量被淹田地及道路瘫痪的现场图片,引发舆论高度关注。此外,暴雨还导致布省多地市区发生内涝,居民被迫撤离。
此前,布宜诺斯艾利斯谷物交易所预计2025年阿根廷
大豆产量将达5000万吨,
玉米产量4900万吨。但目前情况表明,这一预期面临大幅下调风险。若灾情持续,不仅将打乱本季阿根廷农产品出口节奏,也可能推高全球市场
豆粕、
玉米价格。农民维万科总结道,一切都受到了影响。这是我们从未经历过的局面。
美国国家海洋大气管理局(NOAA)下属气候预测中心(CPC)周一发布的未来7天降水预报图显示,5月12-18日期间,阿根廷农业核心区将面临新一轮强降雨威胁,尤其是布宜诺斯艾利斯省的降水形势尤为严峻。布宜诺斯艾利斯省中北部将出现100-150毫米的累计降雨,局部地区可能突破200毫米,相当于该地区5月平均降水量的3倍以上。强降雨中心集中在圣尼古拉斯-罗萨里奥-佩尔加米诺三角地带,这正是阿根廷最重要的
大豆玉米种植区。此次预报的强降雨将与前期已饱和的土壤墒情(5月初多数监测站土壤含水量超90%)形成叠加效应,可能导致农田积水持续时间延长至7-10天,机械收割作业完全停滞,筒仓袋存储的
大豆发生霉变风险骤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