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国内油脂中豆油、棕油期价先涨后跌,周内与高点相比跌幅高达200+,菜籽油整体表现偏强。中加关系尚未有新的进展,沿江工厂菜籽已消耗完毕,新澳籽未到港,短期内或延续偏强。眼下临近年末,气温开始下降,理应是油脂消费旺季之时,但豆油在高压榨、高库存、原油价格不断走跌的背景下,豆棕价格反弹无望?还会继续跌吗?
豆油现货市场参考价,截至11月21日午间,国内沿海主要厂商一级豆油现货平均报价8445元/吨左右,其中大连地区约8380元/吨。天津地区约8380元/吨、日照地区约8400元/吨、张家港地区约8500元/吨、东莞地区约8500元/吨、防城港地区约8400元/吨左右。
美豆冲高回落
本周CBOT大豆期货价格整体微涨,周内曾触及17个月高点,主要是因我国加大采购力度。周初两名知情贸易商透露,中粮集团周一至少购买了14船美国大豆,总计至少84万吨,计划于12月和1月发货。这是自10月中美领导人在韩国举行峰会以来,中国的最大一笔大豆采购交易。不过后期随着采购进度的推进,市场人士认为年底前购买1200万吨的目标难以实现。同时美国在全球出口市场上面临着来自更便宜巴西大豆的竞争,后期密切关注我国采购美豆进度以及南美天气变化。虽然有机构下调了巴西2026年大豆产量预估,产量预计在1.777亿吨,较10月预测值调低了80万吨,但这仍将刷新历史纪录。
棕榈油先强后弱
本周马来西亚棕榈油期价先涨后跌,周内跌幅在1.86%,主要是受累于外部食用油价走低以及出口不佳。周内船运调查机构称,11月1-20日马来西亚棕榈油出口环比降低14.1%至20.5%,明显弱于预期,可能与印度近期采购放缓有关。印度炼油协会数据显示,10月份印度棕榈油进口量降至五个月来最低水平,使得2024/25年度棕榈油进口量下降16%至756万吨,创下五年最低。周五国际原油连续第三日下跌,因为俄乌和平谈判前景更为乐观。油价下跌削弱棕榈油作为生物柴油原料的经济性。不过当前产地已步入减产周期,产量有望下降,棕榈油底部有支撑。
油脂基差涨跌互现
本周国内油脂基差涨跌互现,具体根据期价波动而定,其中豆油基差先跌后稳,周内工厂大豆压榨量或高于上一周,厂商催提压力较大。华北地区贸易商一豆基差在01+180基差稳定、山东地区工厂一豆01+200~220基差跌20。华东地区主流01+300,基差涨30、华南地区主流在01+160~300。棕榈油方面,本周棕榈油期价先涨后跌,基差鲜有波动,市场仍是刚需为主,华北地区贸易商24度棕油01+100、华东地区基差在01+10,基差涨10、华南24度基差多在01-50~60基差涨20。菜油方面,本周菜籽油期价涨先跌后反弹,市场基差方面坚挺,各地新菜籽油供给紧张,轮换油量多,但因性价比低,市场仍是刚需采购。川渝地区三级菜油基差为01+550~680,具体根据品质不同,基差略有差异,华东地区三级菜油01+350~360,基差跌10、华南地区01+400~600不等,基差稳定,市场货源少。
油脂后市展望
综上所述,外围周五国际油价下跌逾1%,收于一个月低点,主要因为美国力促俄乌达成和平协议,或提振全球原油供应。产地马来西亚棕榈油1-20日出口不佳,供强需弱格局。美国可能推迟生物燃料生产原料进口限制等利空因素占多。国内方面,大豆仍在持续到港,完全可满足工厂的需求。根据船期来看,11月大豆到港900万吨、12月份到港750万吨,总量或超过2024年1.5亿吨,供给压力仍大。随着进口成本的增加,油粕双跌,工厂无榨利,或挺价惜售。建议近期随用随买即可,豆油看涨情绪不高,等待更多利多消息指引。欲了解更多油脂行情数据以及未来走势,敬请持续关注粮油信息网的官方网站(http://www.chinagrain.cn)以及APP(http://www.chinagrain.cn/app)和微信平台(graininfo)或可致电0451-88001128咨询,成为粮油信息网的会员,享受更多特权。
特别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