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加哥7月27日消息;截至2025年7月18日当周,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
豆粕期货的基准期约收低2.5%,主因头号
大豆进口国中国计划削减生猪产量以及
豆粕消费,并购入第二批阿根廷
豆粕;美国
大豆产区天气条件整体良好,也对芝加哥
豆粕构成利空影响。
本周美国中西部地区的天气改善,降雨有助于缓解作物生长压力,并提升
大豆单产潜力,这令
大豆及
豆粕市场承压。投资者继续关注8月1日前美国能否与主要贸易伙伴达成协议,以避免新的贸易摩擦对美国
大豆及制成品出口构成打击。
中国农业部周三表示,中国将适当调减能繁母猪存栏,并持续推进
豆粕减量替代。周四媒体报道中国买家本周与阿根廷签署3万吨
豆粕进口协议,这是近期中国第二次买入阿根廷
豆粕,凸显中国加速扩大南美蛋白原料进口,拓展供应来源。
美国农业部出口销售报告显示,截至7月17日当周,2024/25年度美国
豆粕净销售量为182,600吨,较上周下降49%,较四周均值下降24%。2025/26年度净销售量为91,900吨,一周前为174,000吨。本年度迄今美国
豆粕出口销售总量为1531万吨,同比增长12.7%;美国农业部预测全年增长8%。
基于美国农业部压榨周报的计算结果显示,截至2025年7月18日当周,美国
大豆压榨利润为每蒲2.58美元,比一周前减少1.5%。伊利诺伊州
大豆加工厂的48%蛋白
豆粕现货价格为每短吨257.28美元,一周前为每短吨261.08美元。
从持仓情况来看,截至7月22日,投机基金在
豆粕期货以及期权部位持有净空单129,743手,比一周前减少3,273手或2%。下面是过去一周期货市场述评:
7月21日,
豆粕期货下跌,中西部的良好天气有助于
大豆作物生长。
7月22日,
豆粕期货收盘上涨,主要原因是油粕套利解锁。
7月23日,
豆粕期货收盘下跌,因为中国将削减生猪产量,减少
豆粕用量。
7月24日,
豆粕期货下跌,受到南美供应压力加大以及出口销售疲软的打压。
7月25日,
豆粕期货下跌,因
大豆及制成品整体走弱及最终需求不振。
7月25日收盘时,8月
豆粕期约比一周前下跌6.2美元,报收267.8美元/短吨;9月期约比一周前下跌6.2美元,报收272.2美元/短吨;12月期约比一周前下跌7.2美元,报收281.6美元/短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