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RSS源·手机版·广告服务·成功案例·服务介绍·投稿中心·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玉米:60102854QQ群:大豆:52200431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行业信息

  • 行业信息
  • 交易供应
  • 交易求购
  • 交易招商
  • 商情中心
  • 人才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分析>正文

【独家】进口玉米新变化,王米还要继续跌?

2025-07-13 16:51:54来源:粮信网作者:孙静


7月进口玉米正式开拍以来,国内玉米市场止涨转跌进入下行通道。目前山东深加工企业主流收购价格回落至 2390-2512 元/吨,较6月底跌 10-80 元/吨左右,北方港口14.5水,690及以上容重玉米收购价格回落至2290元/吨,较早前高点跌 40 元/吨,东北深加工跌幅在20-50 元/吨左右。此外,随进口玉米投放逐渐稳定,成交也逐渐转差,再加上湖北部分地区春玉米上市等消息,市场新消息均是利空消息为主,市场情绪大幅受挫,价格跌跌不休,且当前走势与去年何其相似,多重打压下使得玉米短期跌势难改,那么后续玉米会一直弱下去吗?

 

进口拍卖汇总

截至7月11日,进口玉米拍卖累计投放20-23年产美玉米110.5万吨,成交76.2万吨,成交率69%。从近期成交来看呈现逐步回落的趋势,溢价也逐步收窄,7月11日溢价仅在0-40元/吨,成交率49%。一方面,企业参拍趋于理性采购相对谨慎,毕竟若价格与国产玉米价格相当进口玉米也就失去了其优势。另一方面,参拍进口玉米需要转基因加工许可证,区域内有许可证的企业有限,此前拍到的企业着手出库中,短期未必会再继续大量参拍采购。此外,7月15日进口玉米新一期公告已出,仍是30多万吨,其中转基因美玉米27.1万吨,非转基因乌克兰玉米3.7万吨,而大连玉米期货主力2509合约周五夜盘再创新低至2280元,新的投放方式使得市场反映较剧烈,加之偶尔出现的糙米拍卖传闻等,加剧了市场看弱预期。

 

买卖方市场快速转变

在进口玉米压制下,7月后贸易商积极出售库存锁定利润,深加工企业持续上量,但企业效益仍偏差,开机率继续处于低位,采购积极性不高,卖方市场迅速转变为买方市场,部分贸易主体再次提前出售8月开始出库的粮库陈粮。但在玉米跌价背景下,下游企业减少签单,贸易商成交并不理想。不过除陈粮外贸易商早前储存的24年王米库存仍有较大的利润空间,短期出售压力相对不大。

 

新季玉米

因目前新消息普遍利空,因此若无突发问题,新季玉米生长情况以及新季玉米定价等或成为下一个交易点。今年我国气温异常炎热,多地出现热穹顶效应以及异常副热带高压,今年东北高温出现时间比常年提早约20天,一方面气温快速升高有效补偿了前期东北王米晚播以及积温不足的影响,另一方面若高温持续,部分区域可能出现旱情以及持续高温不利于后续玉米扬花授粉等。

 

综上所述,期货上表现出资金看空预期强,期货大跨度破位下跌。但现货上仍有余粮不多,新季玉米未上市的前提,跌幅相对偏缓,且持续下跌仍可能会再次引起贸易商挺价情绪进而影响上量。此外,进口玉米与国产玉米或也存在相互支撑,若进口玉米底价不出现大幅下跌,玉米底部或也有一定支撑。因此笔者认为短期市场继续消化进口玉米带来的冲击,价格偏弱运行,但在当前月份下,玉米仍存反弹预期。欲了解更多玉米行情数据以及未来走势,敬请持续关注粮油信息网的官方网站(http://www.chinagrain.cn)以及APP(http://www.chinagrain.cn/app)和微信平台(graininfo)或可致电0451-88001128咨询,成为粮油信息网的会员,享受更多特权。

 

特别声明

  1. 1.本文为自媒体、作者等金农网网络用户在金农网自媒体中心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金农网的观点或立场,金农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和存储空间。
  2. 2.凡本网注明“来源:粮信网-中国粮油信息网络平台”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粮信网-中国粮油信息网络平台,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粮信网-中国粮油信息网络平台”。违反上述条款,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站)”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4.本网所展示的信息由买卖双方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本网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5. 5.友情提醒:网上交易有风险,请买卖双方谨慎交易,本地最好是见面交易,异地交易请多学、多看、多问、多了解,网上骗术多种多样,谨防上当受骗!
  6. 6.本网刊载之所有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7. 7.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地址不清稿酬未付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编辑部电话:0451-88003358 电子信箱:info@chinagrain.cn(系统自动保留7天)
粮油交易
热文TOP10
×
中国粮油信息网手机APP 广告
【独家】进口玉米新变化,王米还要继续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