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已进入集中收割季,豫南、苏南、皖南一带新麦已开镰收割上市,当前粮点新麦主流收购价格2320-2380元/吨,面粉厂新麦主流收购价格2440-2460元/吨,上市后大体呈现低开略高走,各地小麦缺乏价差,外流困难。目前玉米小麦价差非常小,受此拖累本周玉米初显疲态,价格弱势运行,北方港口收购价格周比下跌10-20元/吨,14.5水,690容重玉米主流收购价格2270元/吨,华北企业收购价格退守2400元/吨,那么在小麦替代压力以及基层玉米腾仓变现下,后市玉米何去何从?笔者认为中短期玉米或缺乏大跌动力,长期核心问题仍在供需上,替代品对玉米影响程度,下游企业利润生产情况等。
拍卖降温,出售变现
本周陈粮拍卖降温,成交以及溢价幅度均有下降,例如21日中储粮吉林分公司拍卖镇赉直属库2170元/吨玉米流拍,但在19日同样底价以2182元/吨成交,此外部分区域投放量有下降,例如黑龙江地区通常每周拍卖两次,单次投放量在3万吨以上,但本周仅一次,投放量在1.5万吨,下周一投放量仅在1426吨。本周贸易商继续积极出售变现,市场上不乏提前出售粮库陈粮的贸易商,3-4月份吉林、辽宁、内蒙古等双向拍卖较多,成交较好,销售多为远期出库。
新麦高度关注,深加工效益不佳
因玉米小麦价差非常小,饲用价格很高,新麦上市地区饲企多有采购新麦,西南一带部分饲企也开始使用小麦,目前部分企业小麦库存在30-40天左右。不过近期新麦仍处于收割关键期,干热风以及近期降雨是否对新麦造成影响仍需高度关注。深加工方面,国内淀粉库存处于高位,企业库存积压,亏损加剧,后续检修期是否提前或延长有待验证。
中国巴西签订玉米酒糟粕贸易协议
5月13日,巴西与中国签署贸易协议,正式获准向中国出口玉米酒糟粕(DDGs)。这一突破性协议将直接挑战美国在该领域的主导地位,尤其在中美贸易摩擦持续的背景下更具战略意义。中国作为全球最大饲料消费国,此举将多元化其进口来源,减少对美国玉米酒糟粕的依赖。2023年美国对华出口玉米酒糟粕约150万吨。协议签署后,巴西乙醇产业链预计迎来显著增长,而美国供应商可能面临市场份额流失风险。近期五年在中美贸易商摩擦、政策调整以及反倾销措施等影响下,国内进口玉米酒糟粕量明显下降,若后续进口稳定,长久后可能成为饲企新的替代品之一。
综上所述,短期市场情绪不算悲观,贸易商仍有一定挺价心理,后续麦收推进至河北、山东一带,阶段性仍影响玉米流通上量,价格下跌空间或有限。此外短期政策调控力度不大,但若玉米长期上涨速度不变,1-2月后替代担忧或进一步加重。欲了解更多玉米行情数据以及未来走势,敬请持续关注粮油信息网的官方网站(http://www.chinagrain.cn)以及APP(http://www.chinagrain.cn/app)和微信平台(graininfo)或可致电0451-88001128咨询,成为粮油信息网的会员,享受更多特权。
特别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