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RSS源·手机版·广告服务·成功案例·服务介绍·投稿中心·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玉米:60102854QQ群:大豆:52200431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行业信息

  • 行业信息
  • 交易供应
  • 交易求购
  • 交易招商
  • 商情中心
  • 人才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资讯>正文

我国农粮行业搭建大食物观创新交流平台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2023-10-16 11:54:35来源:本网自媒体用户中心作者:凡菱


10月15-16日,为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树立大食物观”重要要求,中粮集团携手中储粮集团公司、国机集团、中国中化、北大荒集团等农粮产业链领军企业,共同在京主办“大食物观与粮食供应安全学术研讨会”,与上下游各方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共商端牢“中国饭碗”创新解决之道,共同促进产业链供应链高效融通,系统提升我国农粮行业现代化发展水平。

中国粮食行业协会会长,中粮集团党组副书记、总经理栾日成表示,作为国有大型农粮食品企业,中粮集团勇当粮食供应安全现代产业链领军企业,立足覆盖国内国外的农粮全产业链资产布局,积极发挥主体支撑和融通带动作用,主动加强与上下游各类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对接合作,在种植端带动农户“种好粮”、在流通端打造通道“供好粮”、在加工端引领行业“产好粮”、在消费端服务国民“吃好粮”。

栾日成介绍,中粮集团已形成关于“系统推进粮食供应安全现代产业链创新工程”的初步构想,将统筹优势资源,强化科技支撑,在粮食增产和减损两端同时发力,打造兼顾“身”“心”的健康好产品,同时提高资源利用与供应保障效率,持续固链补链强链塑链。未来,中粮集团将秉持开放式创新理念,联合各方力量开展多领域、深层次协同攻关,不断增强源头供给和价值创造能力,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提升新时代中国品牌科技含量,合力构建中国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中储粮集团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邓亦武表示,中储粮集团作为服务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支撑力量和国内最大的农产品储备集团,将全面准确把握“大食物观”这一思想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始终胸怀粮食安全这一“国之大者”,坚决服务国家粮食安全重大战略。要牢记管好“大国粮仓”职责使命,守住储备保障粮食安全最后一道防线;落实国家强农惠农政策,助力提高国内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坚持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双轮驱动,进一步提高储备管理运营效率;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国务院国资委规划发展局局长戴希表示,落实新粮食安全观和大食物观,关键在于打造创新力强、附加值高、安全可靠的现代农粮产业链供应链。有关国资央企要深入推进传统农粮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聚焦转型、投入、创新、协同四个关键着力点,推进产业链融通发展共链行动,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增强核心功能,切实发挥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作用,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农业强国提供有力保障。

农业农村部总农艺师曾衍德表示,保障各类食物有效供给,重要的是树立大食物观,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倡导健康消费,实施粮食节约行动,加快构建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体系。农业农村部将与社会各界一道,强化科技创新,搭建交流平台,推进全产业链开发,共同维护食物有效供给。

来自中国工程院、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国机集团、中国中化的嘉宾分别就藏粮于民、国家食物营养发展、农机装备高质量发展、推动种业振兴等主题发表主旨演讲。与会嘉宾一致认为,必须牢固树立大食物观、大资源观、大市场观、大生态观、大节约观,坚持把科技作为解决吃饭问题的根本出路,深入落实藏粮于地,积极推进藏粮于地,深入开展节粮减损行动,不断提高多元化食物供给能力,加快农业机械化进程和农业装备产业转型升级,从研、育、繁、推及良种良法配套示范等方面大力推动种业振兴,扎实推进基础固链、技术补链、融合强链、优化塑链,共同构建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粮食供应安全现代化产业体系。

本次活动正值第43次世界粮食日和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旨在搭建践行大食物观的现代产业链科技创新交流合作平台,采用“1+3+N”的举办模式,设置1个主旨论坛和粮食产业经济政策、节粮减损技术创新、未来食品科技前沿等3个平行论坛,邀请数十家参加“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揭榜挂帅”专项赛的高校院所,集中展示践行大食物观、推动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方面的优秀成果。活动参会人员共700余人。

据了解,中粮集团旗下核心研发机构——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是本次活动的重要承办单位之一。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长期致力于针对中国人的营养需求和代谢机制进行系统性研究,重点在油脂研发、谷物研发、生物技术、动物营养与饲料、营养与代谢、消费者与市场研究、知识管理等领域开展研发创新工作,已成为农粮产业创新合作交流平台的重要搭建者与参与者。

特别声明

  1. 1.本文为自媒体、作者等金农网网络用户在金农网自媒体中心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金农网的观点或立场,金农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和存储空间。
  2. 2.凡本网注明“来源:粮信网-中国粮油信息网络平台”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粮信网-中国粮油信息网络平台,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粮信网-中国粮油信息网络平台”。违反上述条款,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站)”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4.本网所展示的信息由买卖双方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本网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5. 5.友情提醒:网上交易有风险,请买卖双方谨慎交易,本地最好是见面交易,异地交易请多学、多看、多问、多了解,网上骗术多种多样,谨防上当受骗!
  6. 6.本网刊载之所有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7. 7.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地址不清稿酬未付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编辑部电话:0451-88003358 电子信箱:info@chinagrain.cn(系统自动保留7天)
粮油交易
热文TOP10
×
中国粮油信息网手机APP 广告
我国农粮行业搭建大食物观创新交流平台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