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特点】国内稻米价格以稳为主,国际米价明显反弹【后期走势】国内
稻谷供需宽松,春节假期后大米消费偏弱,预计价格将低位平稳运行。印度铁路车皮短缺影响其大米出口,国际贸易商看涨米价,预计国际米价继续上涨。
【详情】
(一)国内
稻谷价格稳中有跌。
随着春节临近,各地粮库、大米加工企业、贸易商等陆续放假,中晚籼稻集中收购进入尾声,收购量逐渐下降,价格平稳运行。东北地区农户节前售粮变现需求提高,卖粮进度有所加快,粳稻价格小幅下跌。1 月份,早籼稻收购均价每斤 1.33 元,环比持平,同比涨 3.1%;晚籼稻 1.36 元,环比持平,同比跌 2.2%;粳稻1.35 元,环比跌 2.2%,同比跌 6.2%。
(二)国内大米价格持平略跌。
高校、企业等陆续放假,大米集团消费量有所减少,叠加近期新冠肺炎疫情多点散发,对餐饮、旅游等行业影响较大,各地鼓励居民就地过年,节日消费受到一定抑制。大米生产企业开机率低位运行,市场库存充足,出厂价以稳为主,籼米市场价格保持稳定。去年 11 月以来,东北向关内铁路运粮成本不断下降,各地东北粳米陆续到货,推动粳米市场价格下跌。1 月份,早籼米批发均价每斤 1.89 元,环比持平,同比跌 1.0%;晚籼米每斤2.03 元,环比持平,同比跌 3.8%;粳米每斤 2.03 元,环比跌1.0%,同比跌 7.7%。
(三)国际大米价格大幅上涨。
1 月份,印度因铁路车皮短缺,近三分之一的出口大米滞留原地,大部分贸易商为避免逾期支付相关费用,已暂停签订 2 月份以后的大米出口合同。印度作为全球最大的大米出口国,出口量大幅下降导致全球大米贸易供应趋紧,国际大米价格明显上涨。1 月份,国际大米价格(曼谷离岸价,25%含碎率,下同)每吨 419美元,环比涨 6.6%,同比跌 20.5%。
(四)国际大米到岸税后价低于国内,价差继续缩小。
国际大米价格上涨导致国内进口大米成本增加,国内外差价较上月收窄。1 月份,配额内 1%关税下泰国大米到岸税后价每斤 1.59 元,比国内晚籼米批发价每斤低 0.45 元,价差比上月缩小 0.07 元;离岸价折人民币每斤 1.33 元,比国内低0.71 元,低 34.8%。
(五)2021 年我国大米进出口双增长。2021 年受国内外大米差价扩大、饲用和工业加工需求旺盛等因素影响,我国大米进口量大幅增长并创历史新高,其中超半数为碎米进口。据海关统计,12 月份,我国进口大米 58.23 万吨,环比增 20.1%,同比减 18.7%;出口大米 22.80 万吨,环比增 41.6%,同比增 1.1 倍。1-12 月累计,进口大米 496.44 万吨,较上年增 68.7%;进口额 22.35 亿美元,较上年增 49.4%;出口大米245.02 万吨,较上年增 6.3%;出口额 10.36 亿美元,较上年增 13.0%。进口大米主要来自印度(占进口总量的 22.0%)、越南(占 21.7%)、巴基斯坦(占 19.4%)、缅甸(占 16.0%)、泰国(占 12.9%)。出口目的地主要是埃及(占出口总量的10.2%)、韩国(占 9.2%)、塞拉利昂(占 7.7%)、科特迪瓦(占 6.9%)、巴布亚新几内亚(占 6.1%)。
(六)全球大米产量、消费量和贸易量“三量齐增”,库存消费比略有下降。
12 月份,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预测,2021/22 年度全球大米产量5.18 亿吨,比上年度增 0.9%;消费量 5.19 亿吨,比上年度增 1.6%;期末库存 1.88 亿吨,比上年度增 0.4%;库存消费比 36.2%,比上年度下降 0.4 个百分点;贸易量 5140 万吨,比上年度增 4.9%。
(七)预计国内稻米价格平稳运行,国际米价继续上涨。
国内市场:2021 年我国
稻谷生产再获丰收,
稻谷收购量明显增长,基层粮源仍较为充裕,
稻谷供需维持宽松格局。受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等因素影响,国内大米市场消费继续维持偏弱态势,大米加工企业多处于“
稻谷随用随采、大米随产随销”的状态。我国大米加工产能明显过剩,生产企业为维持市场占有率对米价上调十分谨慎,预计国内稻米价格将低位平稳运行。国际市场:印度铁路车皮短缺近期没有缓解迹象,对其大米出口产生较大冲击,且印度普通大米价格相对较低,低价米供应减少将进一步推升国际米价。目前国际
小麦、
玉米等大宗粮食品种价格保持强势,国际贸易商逐渐提高对大米价格的看涨预期。但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在持续,抑制大米贸易需求,美联储加息预期促使美元兑卢比、泰铢等货币汇率走强,预计国际米价上涨空间有限。
(农业农村部市场预警专家委员会)